重点研究:韩国经济形势展望
发布时间:2021-09-03摘要:尽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韩国经济在2020年并未出现大幅度衰退,实际GDP增速为-0.9%,展现了较强的韧性,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导体等产业的逆势繁荣;展望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新冠肺炎疫情控制,韩国经济有望实现3.3%的正增长,但需关注韩国债务情况的变化。
一、宏观经济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经济下滑有限,复苏力度有望超预期。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韩国经济冲击相对较小,2020年实际GDP增长率为-0.9%,在发达经济体中是一个较为强势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导体、造船航运等行业的逆势繁荣;展望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经贸的反弹,韩国经济有望强力反弹,实际GDP增长率有望达到3.3%。
公共消费和国际平衡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经济结构上看,2020年,韩国私人消费大幅下滑,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固定资产投资扭转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局面成为控制经济下滑速度的重要工因素;公共消费和国际平衡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经贸活动的恢复,2021年韩国经济各因素都有望实现正增长,从而带动宏观经济实现复苏。
半导体对韩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明显。近年来,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逐步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据统计,2020年韩国半导体产业出口额为992亿美元,同比增长5.6%,创历史第二高,成为出口产业中的亮点和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2021年5月,韩国政府公布一项名为“K半导体战略”的计划,除了将在未来10年投资500万亿韩元(折合4500亿美元)发展芯片产业外,还包括扩充电力等基础设施、扩大人才储备等全方位扶持方案,意图在2030年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建立起集半导体生产、原材料、零部件、尖端设备和设计等一体的高效产业集群。
二、货币金融政策继续宽松
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以应对经济下滑。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为稳定经济连续降息,韩国中央银行2020年连续两次降息,将政策利率降至0.5%的水平并保持稳定。2021年韩国经济有望复苏,但韩国央行表示仍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最早可能2022年才会进入加息进程。
国内信贷增速弱增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对内外部需求的冲击,韩国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M2增速由2019年的7.9%增至2020年的9.8%;但国内企业的信贷需求并未充分激发,信贷增速由2019年的8.7%增至2020年的9.3%,增幅微弱.随着经济复苏,2021年货币政策难以进一步宽松,信贷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预计M2增速为8.8%,信贷增速为7.8%,基本回到2019年的水平。
三、积极财政政策得以延续
财政预算突出促就业和保民生。韩国政府公布的2020年财政预算提案,总额高达512.3万亿韩元,较之2019年增长9.1%。为提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济,韩国国会通过的2021年财政预算案总额高达558万亿韩元,较之2020年增长8.9%,创历史最大规模,这也是11年来韩国朝野商定的预算规模首次超过政府提案的金额。具体来看,为确保4400万只新冠肺炎疫苗编制了9000亿韩元的预算,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用于汽车减排的预算为286亿韩元,用于安装节能设施的预算为200亿韩元。
财政赤字规模趋于增加。受经济下滑、税收减少的影响,2020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增长缓慢,仅为24.3%,而为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快速提高至29.4%,财政赤字比重快速上升。2021年经济有望复苏,但政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税收等财政收入增幅预计将低于经济增速,因此2021年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将小幅下降至23.9%,而财政支出绝对值难以下降,但增幅也会低于经济增速,因此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也会小幅下滑,财政赤字总规模会增加,但赤字占GDP比重有望缩小。
公债规模趋于增加。2020年受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韩国公共债务大幅增加,为7145.8亿美元(按当年年末汇率估计),占GDP比重为43.8%。2021年,政府积极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公债规模可能会继续大幅增加,估计2021年韩国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可能上升为46.5%,创出近期新高。
四、外贸有望强劲回升
商品贸易顺差逆势回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韩国商品出口和进口规模明显下降,分别为5166亿美元和4346.6亿美元,但进口规模下滑更甚导致商品贸易余额反而上升至820亿美元;进入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好转,韩国出口和进口规模有望回升,预计值为5841.4亿美元和4888.3亿美元,商品贸易余额有望增加至953亿美元。
经常账户盈余回升。2020年,韩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为4.6%,比2019年上升1个百分点。商品贸易余额占GDP的比重由2019年的4.8%回升至2020年的5%;虽然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贸易有所萎缩,但韩国半导体等行业逆势繁荣,成为稳定经常账户盈余的主要原因。
国际储备基本平稳。2020年韩国国际储备为4431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加约343亿美元。由于经常项目余额有所增加叠加韩元汇率基本稳定,使得韩国外汇储备呈现增加趋势。2021年,随着韩国出口的恢复,预计外汇储备保持稳中有增的可能性较大。
韩元汇率较为稳定。2020年,韩币汇率较为稳定,年末名义汇率为1美元兑1088韩元。究其原因,2020年韩国经济表现相对强劲,且经常项目余额有所增加,造成韩元汇率较为稳定。进入2021年,韩国经济复苏力度较为明显,预计韩元可能继续呈现稳定趋势。
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健康发展。自2012年5月以来,中韩启动自由贸易协定政府间谈判,建立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机制,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2020年,韩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852.6亿美元,较2019年略有增长。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1727.6亿美元,与2019年基本持平;自中国进口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0%。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顺差602.6亿美元。
五、外债增长趋势值得重视
外债规模略有扩大。2020年,韩国外债总额为4581.3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约272亿美元,呈现出稳步增加的态势。近年来,韩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新产业投资力度,积极促进就业和保民生,但由于财政收入相对不足,公共融资需求增长,由于国内债务规模较小,所以对外国贷款的依赖度提高,导致外债规模不断扩张,但韩国经济增长趋势良好,国际收支失衡风险仍旧处于可控状态,但外债持续增加的趋势值得关注。
六、吸引外资仍是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韩国吸引外资规模稳步增长,但增幅明显下滑。受世界经济疲软和对外贸易摩擦的限制,近年来韩国吸引外来直接投资增幅持续下滑,2019年FDI流量为96.3亿美元,相比2018年下降25.5亿美元;2020年FDI流量为92.2亿美元,相比2019年下降4.1亿美元,显示了韩国经济的韧性和对国外投资的吸引力。据韩国经济人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吸引中国和日本的直接投资明显下降,吸引美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变化不大,但在吸引外资总额的占比有所上升,显示对美投资的依赖度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外贸活动的恢复,韩国吸引的直接投资有望大幅回升。
中国对韩国投资有所下降。受韩元兑美元汇率持续波动、韩国宏观经济疲软以及出口受限等因素影响,中国对韩国的直接投资有所下降。2019年,中国对韩直接投资0.6亿美元,比2018年下降91.5%;截止2019年底,中国对韩国实际投资累计66.7亿美元。
综上所述,韩国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0.9%的经济增速在发达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且2021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值为3.3%,两年平均仍是发达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但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韩国的债务问题开始凸显,虽然赤字率和外债规模仍然可控,但不断增加的债务规模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